實驗室里,使用高數(shù)值孔徑(高放大率)物鏡時效果最高,而使用低數(shù)值孔徑物鏡時效果幾乎不明顯
蓋玻片有各種尺寸,下表總結了可用厚度:
| 序號 | 厚度(mm) |
|---|---|
| #0 | 0.08 – 0.13 |
| #1 | 0.13 – 0.16 |
| #1.5 | 0.16 – 0.19 |
| #2 | 0.19 – 0.25 |
| #3 | 0.25 – 0.35 |
| #4 | 0.43 – 0.64 |

大多數(shù)顯微鏡物鏡上刻有最佳的蓋玻片厚度。對于大多數(shù)物鏡,是0.17毫米。

正確的蓋玻片厚度對于給定物鏡的最佳分辨率非常重要。但不要去買更貴的0.17mm蓋玻片,要買更薄、更便宜的(將在下面解釋)。
一般來說,物鏡的數(shù)值孔徑越大,如果使用了錯誤的蓋玻片厚度,分辨率損失就越嚴重。對于一些大口徑物鏡,只有幾微米厚的蓋玻片可以顯著降低分辨率。因此,一些更高級的物鏡有一個校正環(huán)。這是一個調(diào)整環(huán),可以轉動它來調(diào)整物鏡,使其符合正在使用的實際蓋玻片厚度。

許多物鏡的最佳蓋玻片厚度為0.17mm。現(xiàn)在,為什么最常見的蓋玻片是#1(0.13-0.16mm),比計算出的最佳值還要薄?
答案有點復雜:蓋玻片的厚度不是唯一重要的參數(shù)。
試樣嵌入封片中。這種封片的厚度必須加到玻璃罩的厚度上。位于封片深處的試樣比位于蓋玻片正下方的試樣具有更大的“有效”蓋玻片厚度。
因此,計算出的(理想)蓋玻片厚度為0.17mm是一個很好的折衷方案,即使“真正的”蓋玻片更薄。
另外,封片的折射率也起作用。

用于非關鍵常規(guī)觀測的廉價蓋玻片將顯示不同厚度的統(tǒng)計分布。也有各種各樣的蓋玻片,顯示出更窄的厚度分布。有些人買便宜的蓋玻片,然后用卡尺手動測量其厚度來分類。
值得這樣嗎?當使用低數(shù)值孔徑的低倍物鏡時,蓋玻片厚度的差異甚至可能不明顯,而且更昂貴的預選蓋玻片可能僅在需要高分辨率且物鏡不具有校正環(huán)的特定應用中才有必要。
BTW,封片的厚度和折射率也會對分辨率產(chǎn)生影響,封片的厚度可能更難標準化。

上一篇:防爆等級的劃分標準
下一篇:關于物鏡上的數(shù)字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1002006738號